![DeepTech深科技-生輝專訪 | 倚鋒資本:重點布局基因治療,投資策略“分兩頭” DeepTech深科技-生輝專訪 | 倚鋒資本:重點布局基因治療,投資策略“分兩頭”]()
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在近年來一直穩步上升,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我國醫療健康領域融資占全行業融資的比重已經激增到近 20%,醫療健康產業迎來“黃金時代”。
醫療投資具有超高壁壘,是最能體現 “高風險、高回報” 的領域之一。該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除了老牌的啟明創投、禮來亞洲基金、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中國之外,一批新銳也在近些年陸續收到了投資回報,倚鋒資本是這些新鮮面孔之一。就今年來看,截止目前,倚鋒資本已經完成了近十筆交易,在圈內極為活躍。
倚鋒資本成立于 2007 年,在 2012 年正式將投資方向轉向生物醫藥產業,多年來投資了二十余家境內外企業。2001 年投資邁瑞醫療,7 年后實現 52 倍的回報而 “一戰成名”;之后又連續參加“科創板創新藥第一股” 微芯生物的三輪融資,后者上交所掛牌之后開盤大漲 500%。
盡管尚無基金退出,但倚鋒資本早年所投項目會在今年帶來可預見的不錯的 IRR 和 DPI 表現。
“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根本問題是醫療需求的增長與缺乏技術資源之間的不平衡。截至 2016 年底,中國 A 股制藥企業市值僅相當于輝瑞和羅氏的市值總和,這主要是由于行業技術和創新的落后?!币袖h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朱晉橋曾在文章中表示,此文刊登在?Nature?旗下的?BioPharma Dealmakers?網站。
倚峰資本告訴生輝,未來將在細胞治療、腫瘤免疫、基因治療和介入治療等創新性醫療技術領域加大投資力度。
“我們此前開了十幾天的研討會,最后的結論就是基因治療這個方向絕對很有潛力,這也是中國在醫療健康領域彎道超車的一個方向。不過現在中國在該領域的發展還處在非常早的階段,我們認為投資風險不低?!敝炫日f,他是倚鋒資本合伙人之一。
本月初,倚鋒資本領投了基因治療領域的 CDMO\CRO 公司和元生物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元上海)的 C 輪 2 億人民幣融資,參投方還有上海復容投資、盛山資產、金浦投資等。
隨著中國創新藥的發展,CDMO 企業在國內的訂單規模會逐漸打開。相比 CMO 企業,CDMO 企業可為藥企提供創新藥生產時所需要的工藝流程研發及優化、配方開發及是生產服務,并在上述研發、開發等服務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從公斤級到噸級的定制生產服務。
![DeepTech深科技-生輝專訪 | 倚鋒資本:重點布局基因治療,投資策略“分兩頭” DeepTech深科技-生輝專訪 | 倚鋒資本:重點布局基因治療,投資策略“分兩頭”]()
圖 | Technavio 的最新報告顯示,到 2023 年,全球合同開發與制造組織(CDMO)外包市場有望達到 365.1 億美元,在此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接近 8%。(來源:Technavio)
和元上海成立于 2013 年,2016 年掛牌“新三板”,主要發展方向為:基礎研究服務、基因治療藥物研發、臨床級重組病毒產業化制備,為科研院校、醫療機構、醫藥企業提供相關解決方案。該公司具備質粒、GMP 腺相關病毒(AAV)、GMP 慢病毒(LV)、溶瘤病毒等 6 類科研技術平臺,并且具備近 10000 平米的中試及 GMP 級重組病毒生產平臺。
2016 年,和元上海與 GE 醫療達成戰略合作,投資 1.2 億元建成國內首個基于一次性技術的 GMP 級重組病毒生產平臺,除了提供上述 CDMO\CMO 業務之外,該公司也參與建立了質控體系和標準;另外,該公司稱已與多家基因治療及細胞治療工業客戶簽署了合作訂單,預計近兩年訂單規模超億元。
“近些年來,基因治療在國內每年的增長速度大概是 50%,每年都有大批的企業涌入該領域。基因治療上游比如說基因檢測領域已經很成熟,幾乎沒有什么機會,而下游的企業很多,風險太高,因此我們的投資邏輯就是在中游,”朱湃說,“下游正在打成一片,不知道誰能跑出來,但是這些公司對于病毒載體的需求非常大,所以我們開始地毯式搜索 CDMO 公司,最終鎖定了和元上海,現在對它的投資金額已達到一個億?!?/span>
談及為何最終選擇了和元上海,朱湃解釋說,這家公司成立的時間不算長,但是是中國唯一一家六種病毒載體都覆蓋的公司,因此它的客戶比較廣泛,同類公司只能做某一種病毒載體,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病毒制備需要發酵技術,產能與成本息息相關,當下中國主流的產能水平大概是發酵一次得到 100-200L 左右,和元上海能達到 200-500L,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的級別。
“從風險把控上來說,未來我們會通過上中游的企業繼續觀察下游的企業,目前還是太早,大部分下游的項目都在臨床前,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太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技術?!敝炫日f。
倚鋒資本內部曾總結過他們的投資策略,從投資階段上講,目前倚鋒資本分兩頭來投,第一,投早期平臺型技術公司,這類公司估值低,潛力大,藥物平臺可以產生多個藥物,相對降低藥物開發的風險。第二,利用好科創板在特殊階段的高估值及政策紅利,倚鋒會去找一些相對偏后期,可在 1—2 年之內登陸科創板的公司,從而為基金提供更好的流動性。此外,在美元基金上,倚鋒資本主要關注美國本土極具科技含量,并有美國本土知名機構支持的醫藥公司。
談及投后服務,倚鋒資本此前曾幫助被投公司諾爾康納入醫保,也向液體活檢企業海普洛斯提供專家指導和相匹配的資源。因為從實業出身,朱晉橋所帶領的倚鋒資本似乎更能理解從技術研發到產業化再到轉變為企業應收的路程漫長,因此朱晉橋也在強調:“投資就是服務,重視投后,真正地幫助企業?!?/span>